《产业组织理论、证据

和公共政策》

克拉克森 米勒著 

 

16  进入壁垒

 

 

    厂商受各种技术因素和成本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决定了企业的有效规模及在产业中的分布。通过竞争,包括模仿和企业家精神,有效率的产业结构就逐渐发展起来了。但是,厂商仍会想方设法去阻止一些新厂商的进入,如果这些厂商成功了,就会导致一种缺乏效率的产业结构。在本章的第一部分,我们将研究产业结构与技术条件和成本条件的关系,然后转而讨论那些传统上被认为是进入壁垒的因素。

规模报酬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告诉我们:在其他要素不变时,每追加一个单位的可变要素,产出的递增速度递减。但是,在所有要素都是可变的,都以同样的比例变化时,情况又是怎样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先讨论规模报酬问题。这个长期意义上的概念适用于生产过程具有完全弹性的某个厂商(或工厂)。

    规模报酬有三种可能情况:产出的增长比例大于各种投入的增长比例;产出的增长比例等于各种投入的增长比例;产出的增长比例小于各种投入的增长比例。相应地,我们将讨论递增的、常数的以及递减的规模报酬。记住,我们讨论的是以相同比例改变所有投入。所以,当我们说规模加倍时,就意味着使所有的劳力、资本以及其他投入都加倍。

    等产量线分析法

    假定生产中只有两个要素,则规模报酬的递增、不变和速减可用等产量线分析法来说明。

    请看图16.1,有三组情形,(a)组表示规模报酬递增;(b)组表示规模报酬不变;(c)组表示规模报酬递减。对于这三组中的每一种情况,开始给定产出率为1,资本-劳动比为K1/L1,这对三组情形都是相同的。现在出现的问题是:增加资本和劳动,同时保持资本-劳动比不变,使产出率从1增加到2,情况会是怎样?等产量线2表示其产出恰好为等产量线1的2倍。(a)组规模报酬递增,资本和劳动的增加比例小于产出的增加比例。观察从原点出发的任意射线的各自距离,在一个投入空间中,从原点出发的任意射线(直线)上,资本-劳动比都保持不变。既然我们是在研究所有投入的成比例变化,我们就可以只研究沿着任何给定的射线会发生什么情况。在(a)、(b)和(c)组中的射线斜率相同。在(a)组中,无论哪一种情况,在零点和射线与产出率为1的等产量线交点之间的长度大于射线在等产量1与2之间部分的长度,或者说,用少于2倍的投入就可得到2倍的产出。在产出率从2增加到3时,等产量线3表示产出为等产量1的3倍,同一例证就更有说服力了(数字1、2、3是基数而不是序数)。

    在(b)组中,规模报酬不变。这里,射线在0-1之间的长度和1-2、2-3之间的长度是相等的,投入的加倍导致产出正好增加一倍。

    最后,在(c)组中,规模报酬递减。随着产出的等量增加,等量线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所以,增加产出需要以更大的比例增加投入,也就是说,使产出增加一倍所需增加的投入大于一倍。

    长期平均成本分析法

    如果假定:不管厂商的规模如何,投入价格都不变,那么,我们就可把图16.1中(a)、(b)、(c)的结果转换成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在图16.2中,让我们来看看(a)、(b)、(c)三种情况。在(a)组中,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在相应的产出范围中是下降的;在(b)组中则是水平的;在(c)组中它是上升的。

    规模报酬与规模经济之间的差别

    我们已经讨了递增、不变和递减的规模报酬。这些现象同所有投入的成比例变化与相应的产出变化之间的技术关系有关。换句话说,规模报酬仅与厂商内部发生的技术现象有关。把投入组合成更有效率的形式的能力,使产出率增加,就是厂商内部技术现象的一个例证。而在讨论厂商外部可能的变化情况时,则是指譬如要素价格变化的可能性,它属于厂商外部。如果所有厂商都扩张生产,那么,在每个价格和所有价格水平上都需要更多的要素,要素的价格就可能变化。在考虑到这类外部变化时,我们所讨论的就被称为外部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一个厂商在行业扩张时可能对外部规模经济的效果感兴趣,因为这时行业购买的投入数量更大,这就使得厂商的投入价格较低。在另一方面,当行业的生产扩张时,投入的价格上涨,就会发生外部规模不经济。

    所以,规模经济与规模报酬递增是有关系的,但并不完全是一回事,后者是前者的技术基础。既然规模经济能够单纯地来自于投入的价格影响,所以,在行业(或厂商)生产规模扩张时,如果厂商必须购买的投入价格上涨,就有可能是规模报酬递增,但没有规模经济。

    规模报酬递增  这里我们列出了一个厂商为何会经历规模报酬递增的几条原因。

    1  专业化  随着一个厂商经营规模的扩大,所投入资源的专业化使用的可能性也就增加了。有时,这就被称为对任务或作业的进一步分工。正如亚当·斯密在他的著名的别针制造厂的例子中阐明的那样,从此类分工或专业化程度提高得到的好处是非常显著的。在对管理人员进行研究时,我们同样发现大企业能够把专业化程度更高的人员集中在一起,大企业具有更好地发掘管理技术的能力。

    2  维度因素  大规模厂商常常使用较少比例的投入生产单位产出,显然这是由于产出量的加倍并不需要投入量的加倍。例如,让我们来看着石油的储藏成本,它的储藏成本大体上与建造储油罐使用的钢材成本相关。但是,钢材用量的增加小于储油罐体积的增加。

    3  运输因素  在市场范围扩大时,单位运输成本可能会下降。市场规模扩大xr2倍,r为区域半径,xr2就是圆形区域面积公式。圆心到圆周的运输距离为r。在市场范围扩大4倍时,运输距离只增加2倍。

    4  生产设备改进  企业的规模越大,就越能得益于大型设备的使用。小厂不能使用大型设备,是因为在大规模产出水平上使用大型设备才是有利可图的。

    规模报酬减少  在厂商这一层次上,我们最终可望观察到规模报酬递减的一个基本原因是;管理的有效功能是有限的。再者,雇用的工人越多,就需要比例更高的管理人员,这就引起单位产出成本的增加。例如,可能雇用1到10个工人,给他们每人发一把鍬去挖沟,但是,一旦雇用了10个工人,就得再雇用一个监工协调他们的挖掘工作。所以,直至雇用10个工人使用10把鍬时,规模报酬仍是不变的,然后,规模报酬开始减少。随着管理层次的增加,信息和通讯的成本增加的比例更大。

    在工厂层次上的规模报酬  我们已讨论了为何可在工厂层次上观察到规模报酬递减或递增的一些隐含的原因,这里不进一步展开。我们仅仅指出,在工厂层次上的规模报酬递增主要来源于生产的经济性。一个大的厂家在使用投入资源时专业化程度越高,

对生产任务的分类越细。成本不变、递增和递减的行业

    刚才我们讨论了单个的厂商,现在来看看整个行业。在所有厂商都增加产出时,产品的价格保持不变,这就是成本不变的行业。但是,假如平均单位成本曲线上升,这就是成本递增的行业。最后,在行业增加产出时,单位成本曲线下降,那就是成本递减的行业。在图16.3的(a)、(b)、(c)中,长期供给曲线的斜率就表示了这三种可能情况。

    我们先来分析成本不变这一较普遍的情况。在图(a)中,需求曲线为DD,供给曲线为SS,均衡价格为Pe。市场需求有一个变化,DD移至D’D’。在短期内,供给曲线保持不变,均衡价格上升至P’e,这给那些已在该行业中的厂商带来了正的经济利润,这些经济利润诱导资本流向该行业。现有的厂商发生扩张,新厂商进入该行业。供给曲线移至S’S’,它与新的需求曲线交于E”点,新的均衡价格仍为Pe。连结不同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B、E”,即可得到长期供给曲线,记为SLSL。它是水平的,斜率为零。长期供给曲线是完全弹性的,需求的任何变动最终都会引起供给的等量变化。所以,长期价格保持在Pe点不变。这就是成本不变的行业。

    在图(b)中,用向上倾斜的供给曲线SLSL表示成本递增的行业。图(c)则表示成本递减的行业。为了检验你对SLSL曲线导出过程的理解程度,请在图(b)和图(c)画出相应的短期市场需求曲线和行业供应曲线。

规模不经济和规模经济

    存在外部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时,一个行业就不可能是成本不变的。前者会使长期供给曲线如图16.3(c)所示,后者使长期供给曲线如图16.3(b)所示。外部规模不经济外部规模不经济是引起成本上升的因素。对于这种成本上升,单个厂商是无法控制的。最显而易见的外部规模不经济就是行业的生产扩张对资源价格的影响。随着所有厂商的生产同时扩张,就会引起一种或多种投入的价格上涨,这就是一个成本递增的行业。增加产出的外部不经济不能由单个厂商来控制,也不会在厂商本身内部发生。制造业密集程度的增加可能会引起外部规模不经济,它是所有工厂一起扩张导致的结果。

    外部规模经济

    整个行业的产出增加使得供应商能提高专业化程度,降低单位成本,这就产生了外部规模经济,这将导致图16.3(c)所示的向下倾斜的长期供给曲线。例如,一两个厂商在一个很小的住宅区内开展业务,他们都需要一台复印机。但他们的需求还不足以购置或租借一台复印机。他们得把原版本送到其他地方去复印。如果许多厂商进入这个区域,那么在附近开一家复印社就是有利可图的。对原先那两家厂商来说,这至少减少了到较远的地方复印材料所花费的时间。另外,复印社可以使用较大的、单位成本较低的复印设备,这样,每次复印的实际货币价格就会下降。这就是厂商外部规模经济的又一例证。这种外部规模经济是厂商无法控制的。

    自然垄断

    如果规模经济足够大,使得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在相应范围内(由需求曲线决定)向下倾斜,那么,就仅有一家企业能够生存下去。这个幸存者就会把产出扩张到最大,并因而达到平均总成本的最大下降。它可用“廉价出售”的方法来竞争,最终把对手都挤出该行业。图16.4描述了这种自然垄断。

    这里,我们可以看出,LAC曲线在相应的产出范围内是向下倾斜的。现在假定市场需求曲线是DD,垄断者利润最大化的产出率在MR=LMC处,即产出率为Qm,利润最大化的垄断者要价为Pm。显然,对价格-产出决策的竞争性解决方法不能通行于该产业。竞争性的解决方法要求价格必须等于边际成本。如果价格等于边际成本P1,这个产业中的厂商(指自然垄断者)销售每一单位产出都将承受一定的损失。其原因在于;当产出率为Qc时,LAC曲线位于DD曲线之上,每单位销售量的损失就是图18.4中C1和P1之间的垂直距离。一些理论家出于价格必须等于边际成本的愿望,建议对在这种自然垄断情况下销售的每单位产出给予相当于C1和P1之间距离的补贴。有了补贴后,就可能使得每个消费者为产品支付的零售价格等于长期边际成本。但是,综合来看,产品消费者的总支出不等于被消费商品的真实社会机会成本;他们从全体纳税人那里得到了补贴。

    多重定价  另一种研究方法也可应用于自然垄断的情况。可以想象,自然垄断者会乐意接受多重定价政策。否则,如果接受固定价格P1,垄断者将承受损失。那些需求的线相对缺乏弹性的产品消费者,愿支付高于P1的价格。向这些需求曲线相对缺乏弹性的消费者提供单位产出,所得到的超过边际成本的收益可用来弥补部分或全部固定成本。

规模经济的度量

    学术派别

    规模经济是否存在至少有二个理论基础。按照贝恩(Bain)的说法:一开始有两种学术派别,即英国学派和美国学派。英国学派认为,规模经济与厂商规模有关,尤其与大型多工厂的厂商有关。他们认为,仅仅大厂商和集中性产业的存在就表明了规模经济的存在。从效率观点来看,此学派建议公共政策应促进兼并和保护大厂商。

    美国学派的观点正好与之相反,其开创工作是由奈特(Knight)和西蒙斯(Simons)进行的。这个学派认为,在小厂商中也能利用各种规模经济。换句话说,美国学派认为,不存在什么真实的或是货币的规模经济。现在,大多数英美经济学家都不再分为哪一派,但是,争论却从未解决。

    规模经济的估算

    产出率、产量和时间的作用  产出率、产量和生产的初始数据是产出的三个维度,它们对实际的规模经济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首先,保持产量和初始数据不变,使产出率增加,总成本就会增加。当产出率和产量保持不变,而初始数据被移动到接近于现状时,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也随之上升。最后,若产出率和初始数据保持不变,增加产量就会减少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

    在实际生产中,产出的各个维度都会同时发生变化,所以,把这些方面的影响独立分离出来是非常困难的。约翰斯顿(Johnston)是此领域研究工作的带头人之一,他列出了估计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一些必备条件。我们并未进一步研究过这些条件,但赞同他的观察结果:真实世界很少垂青于探索者。不过在英国和美国,大西洋两岸的统计学者都声称在进行规模经济程度的度量工作。

    一些经验研究  最著名的统计研究是由贝恩进行的。他使用调查表来收集数据。他的结果与美国学派的理论相吻合。他发现,在大多数制造业中,无论是在工厂层次还是在厂商层次,实际上都没有规模经济。尽管他的样本包括某些相对集中的行业,如汽车业,他指出,工厂的最优规模基本上不超过市场整个生产能力的4%。他暗示,许多厂商比获取最大的规模经济效益时的规模要大。

    对贝恩工作的批评  在规模经济的度量工作中,尽管贝恩的研究被认为很重要,但仍受到了批评。许多科学家对使用主观的调查表来决定工厂最优规模这种方法的效果提出疑问。试想,当工厂经理被要求判断其工厂规模是否缺乏效率时,他的处境是何等尴尬。有多少经理对此问题会作真切的回答?如果这种回答的概率很小,贝恩的结果就会有偏差。由于对调查问卷的回答有偏差,对范围广泛的工厂的最优规模的估计也就有偏差。另外,贝恩通过这些调查表收集成本数据,而所有厂商的成本数据都是可疑的,因为对成本的定义不同以及分摊共同成本的方法有所不同。再者,长期确定经济纯利也可能资本化并计入成本之中。

    在成本函数的经验估计方面,另一位开拓者是乔尔·迪安(Joel Dean)。他对不同的行业中的许多厂商的成本函数进行了估计,包括一家制袜厂和一家皮带厂。在对皮带行业的研究中,迪安发现,以美元计的总成本和以千平方英尺、磅计量的产出之间有一种确定的线性关系。他在袜厂的研究中也发现了一种线性关系,总成本是产出和时间的函数。有了这些研究以后,许多研究人员都试图估计长期平均成本函数。约翰斯顿的重要著作《统计成本分析》总结了许多这类研究。近年来,对估计成本函数的兴趣明显地降低了,可能是由于缺乏约翰斯顿确定的那些条件,它们被认为是估计成本曲线的标准。这些条件包括:

    1.不存在影响生产或成本函数的外部变化,如在整段时间内技术上的变化。

    2.表示不同成本和产出水平的等级差异必须十分显著。

    3.能恰当地识别成本和产出水平。

    工程分析  一些研究人员以技术关系为基础,进行了规模经济的工程分析。我们已经指出,在建造一个大的储油罐时,储油罐体积的增加比例大于建造储油罐所需钢材数量的增长。穆尔(Moore)考察了这一类的工程技术关系。他发现某些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规模经济,其中许多似乎遵循工程中的“0.6法则”,这个法则表现了规模和产出之间的物理联系,增加机器生产能力引起的成本增加等于容量增长的0.6次方,即:

      C1=Co (q1/qoO.6)这里:qo=现有机器的生产能力

      q1 =大机器的生产能力

      Co=现有机器的运行成本

      C1=大机器的运行成本

    0.6法则表明了机器的表面和容量之间的联系。如果用容量表示其产出能力,表面表示其成本,那么容量增长比例大于表面增长比例。只要这些表述是相对精确的,那么,0.6法则就是有效的。

    我们注意到,穆尔在对0.6法则的研究中,只分析了一台机器而不是一组机器。分析未涉及新机器的购置,而只是涉及了现有机器的大小和生产能力的增加。

    其他几位学者对0.6法则进行了更细致的研究。例如,哈尔迪(Haldi)和惠特科姆(Whitcomb)修改了这个法则,并把它应用到大约900种工业设备中。他们发现,大约有95%的设备遵循规模报酬递增规则。

    施蒂格勒的生存法  一种判断规模经济存在与否的方法,涉及到对厂商(或工厂)在全部时间内规模分布的检验。这被施蒂格勒称为“生存法则”。他提出,穆勒(Mill)在19世纪已经提出过这一点。生存法包括一个比较简单的计算,即在整个时期内按规模把厂商划分成各种等级,计算它们的产出在行业中的份额。可以推测,如果等级给定的厂商产出所占份额下降,其对应的厂商规模就是相对缺乏效率的。等级给定的厂商产出所占份额下降越快,相应的规模就越缺乏效率。施蒂格勒当即指出生存法并不能决定一个厂商的社会最优规模。相反,该方法只是从厂商的角度来看待效率,它力图弄清楚哪一种等级的厂商规模对付政府的管制、动荡的国外市场、快速的创新、紧张的劳工关系,以及更普遍的市场力量最成功。按照施蒂格勒的说法,生存法将取代任何成本或利润率的技术分析。例如,如果技术分析表明厂商最优规模是每家日产量为1000单位,但实际上绝大多数生产规模比这个标准大三倍的厂商却在扩大其市场份额,那么日产出1000单位就不可能是最优规模。生存下来的厂商的经验将是检验规模经济存在与否的最终标准。

    施蒂格勒的经验研究结果  表16.1表示施蒂格勒对相应规模公司的钢锭生产能力分布的经验研究结果。他发现,低于整个行业产出能力0.5%的那部分厂商在产业中的份额是下降的。这意味着此类规模的厂商并不存在实质性的规模经济。占行业生产能力0.5-2.5%的那部分厂商以中等速度下降,它们受到较大程度的规模经济的约束。有一个厂商所占份额

表16.1相应规模的公司钢锭生产能力的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司规模          占行业生产能力的百分比      公司数目

(占整个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业百分比)   1930     1938     1951   1930   1938   1951

1/2        7.16     6.11     4.65   39    29      22

1/2-1       5.94     5.08     5.37    9     7       7

1-2 1/2     13.17    8.30     9.07    9     6       6

2 1/2-5     10.64   16.59   22.21  3     4       5

5-10        11.18   14.03    8.12  2     2       1

10-25       13.24   13.99   16.10  1     1       1

25         38.67   35.91   34.50  1     1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超过行业生产能力的25%,在22年的研究时期内,其所占份额也是以中等速度下降的,它受到规模经济约束的程度较小。占行业生产能力2.5%-25%之间的厂商所占市场份额上升或保持不变。施蒂格勒断定它们构成了最优规模的范围。他把表16.1转换成钢锭产出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如图16.5。施蒂格勒断言,在观察期内,并无证据说明存在单纯的规模经济或是规模不经济。他的其他研究进一步说明了这里给出的例子。所以,生存法对规模经济的重要性表示了疑问。其他经济学家已把这类技术应用到其他行业中。

    对生存法的批评  许多经济学家对生存法进行了批评,有些批评还是相当严厉的。例如,人们指出生存法的潜在假定是竞争能使缺乏效率的厂商退出,而这种竞争的特点并未得到很好的说明。这些特点可能包括对投入的垄断、掠夺性定价或其他任何取消市场的企图。但是,正如我们在前面指出的那样,施蒂格勒明确表示,他度量的是私人效率而不是社会效率。

    另一些批评是:最有效率的厂商可能设置一个高价格伞来保护缺乏效率的厂商。他们给出一次大战以后石油业的例子。在这个案例里,最大的厂商在市场上维持一个价格伞,使得较小的缺乏效率的厂商能够生存下去。这种情况的发生,可能是由于这样一种担心:如果确定一个可能将所有缺乏效率的厂商排挤出去的较低的价格,就可能会触发潜在的反托拉斯调查。总之,如果价格伞因素在起作用,生存法就不能辨别何种厂商规模是最有效的,或是最优的。最后,用生存法进行估计的结果也是彼此矛盾的。

    科曼诺(Comanor)和威尔逊(Wilson)的度量方法  另外还有一种方法被用来测定起进入壁垒作用的规模经济,它就是“相对最小-有效规模”方法。该方法由科曼诺和威尔逊提出,其他人进行了修改。最初的度量办法是看占整个行业产出一半的最大厂家的平均规模与相应市场的总产出之比。这种方法的最初形式和修正形式都受到了强烈的批评,因为它不符合原先的设计意图。

进入壁垒

    有一个概念常与规模经济联系在一起,它就是进入壁垒;我们把进入壁垒定义为由寻求进入某个行业的厂商而不是由已在该行业内的厂商负担的生产成本。进入壁垒与垄断力量相联系。要使垄断力量在长期内持续存在,就必定需要找到某些排斥别人进入市场的办法。进入的条件告诉我们的是有关潜在对手的情况。实际上,我们可以把一个行业的进入壁垒设想为刚好未能诱惑新厂商进入该行业的最高价格。图16.6中给出了对进入壁垒的衡量标准。这里有一个垄断者,它的平均成本曲线是AC。在短期情况下,利润最大化的产出为Q1,销售价格为P1。把它与竞争条件下的价格Pc相比,Pc是边际成本曲线与需求曲线的交点所决定的,同时也是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如果潜在竞争者面临的进入壁垒是零,那么垄断者就得被迫接受价格Pc。因此,进入壁垒的程度可(按顺序)用高于长期情况下垄断者能够接受的竞争价格以上的溢价来度量。所以,进入壁垒取决于需求的弹性。如果存在“绝对的”进入壁垒,那么垄断者就能索价P1。

    所以,进入壁垒的存在与否可用厂商在获得正常利润后是否还能获得超额利润来间接检验。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构成进入壁垒的各种潜在来源。这包括(1)显著的规模经济,(2)资本需要量,(3)对至关重要的资源的拥有权,(4)专利和许可证,(5)广告,(6)产品差异和式样的变化,(7)过剩的生产能力。

    显著的规模经济

    有时,在一个行业里存在着厂商数多于一家或两家就无利可图的情况。这种情况发生在:由于行业需求曲线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某种关系,使得分享市场的几家厂商都不能单独地弥补平均总成本。仅有一两家厂商从事此类产品生产时才有规模经济,弥补平均总成本。

    请看图16.7描述的情况。这里,行业需求曲线是DD,长期平均总成本曲线是LATC。注意,平均总成本在比较大的产出范围内是下降的。实际上,在整个产出范围内,平均总成本曲线都在行业需求曲线的下面,平均总成本是下降的。一个厂商能在这个行业中成功地经营,产出率为Qm,获取的单位利润等于AB之间的垂直距离,利润最大化的产出率Qm取决于垄断者边际成本曲线LMC与其边际收益曲线MR之交点E。现在来看如果将行业在厂商1和厂商2之间等分为二将会发生什么事情。每个厂商的需求曲线就是需求曲线d1。(需求曲线d1与一个垄断者时的边际收益曲线MR是重合的。)注意,有二个垄断者时的需求曲线,或平均收益曲线,总是在平均总成本曲线的下面,以致于第二个厂商进入该行业分割市场都是无利可图的。所以我们讨论的情况是:规模经济非常显著,以致于长期平均总成本在一个很大的区间内下降,仅有一个厂商能在市场上成功地生存下去。这就称为自然垄断。我们已在第555页讨论过这种情况。

    经验证据  有些研究人员估计了遴选过的美国行业因规模经济导致的进入壁垒。我们在表16.2中给出了他们的一些研究结果。第一列是行业,第二列是最有效率厂商的产出占全国市场的百分比,第三列给出了只有最优厂商一半规模的工厂的成本劣势。他们的研究结果考虑了一家厂商拥有几个工厂时的经营经济。在飞机、橡胶和水泥等行业中,由规模经济产生的成本优势似乎是“显著的”。

    对这类讨论的批评  一些经济学家批评了把规模经济视为进入壁垒的说法。例如,施蒂格勒对进入壁垒的定义指的是不由已在该行业的厂商承担而由潜在进入者承担的成本。所以,根据施蒂格勒的观点,现存厂商的扩张并不构成进入。因而,在讨论图16.7中仅有的一个厂商是如何在成本下降的行业中生存下去时,施蒂格勒说:

    一些经济学家会说规模经济就是进入壁垒,意思是这种经济解释了为何没有其他企业进入的原因。这等于是说不充分的需求是进入壁垒。如果我们把壁垒定义为新厂商所负担的较高的级差成本,那么就没有什么壁垒。厂商规模由规模经济和需求条件来控制。

    换句话说,施蒂格勒认为:因为现存的一个厂商(或多个厂商)面临的成本条件与任何潜在的厂商相同,规模经济并未导致进入壁垒。按照施蒂格勒的说法,规模经济对所有厂商都是可能存在的,因此,它们不是新厂商进入的壁垒。

    贝恩不同意这种说法。他提出了更实际的问题:“现有的规模经济阻止新厂商进入市场吗?”如果规模经济的确阻止了进入,那么它就是进入壁垒。施蒂格勒则坚决主张规模经济决定了厂商规模而不是扮演进入壁垒的角色。

    资本需要量

    下面这二点经常引起争论,即某些行业需要大量的初始资本投资;因为竞争对手无法筹集进入该行业所需的大量资本,故已在该行业里的厂商便能长期获得垄断利润。这就是所谓不完善资本市场的论点,它被用来解释长期情况下某些行业的利润率为什么会相对较高.以及次类厂商要能够开工生产就得投入巨大的固定成本的情况。这些固定成本一般被用来购置生产过程必需的昂贵的机器。

16.2最小的有效规模(MES)的厂家,次最优厂家的资本,1967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行业       MES占行业产出的百分比   厂商规模为MES一半时

                美国,1967年       单位成本上升的百分比

冰箱          13.0                    7

家用洗衣机    11.2                    8

玻璃纤维      11.1                    5

飞机(商用)  10.0                   20

合成橡胶       7.2                   15

卷烟           6.6                   2.2

变压器         4.9                   7.9

卡纸板         4.4                    8

轮胎和内胎     3.8                    5

高炉和钢铁     2.7                   10

清洁剂         2.4                   2.5

蓄电池         1.9                   4.6

石油精炼       1.8                   4.0

水泥           1.7                   13

玻璃器皿       1.5                   11

球形和滚珠轴承 1.4                    8

油漆和油墨     1.4                    4.4

啤酒           1.1                   10

粉碎机         0.7                   3

机械工业       0.3                    5

棉织品         0.2                    5

鞋类           0.2                    1.5

 

    当然,在任何给定的风险水平上,筹集大量资本要比小额资本困难得多。但是,可以合理地推断,一项足够大的高风险额外收益会追加到风险产业的预期利润率上,从而使得新来者筹集所需资本是可能的。当然,提供给这类行业的投资者的预期利润率可能必须如此之高,以致一个企业家进入该行业将是无利可图的。至于为何这种情况被称为资本市场不完善,或是被认为是进入壁垒,而不是其他什么高风险投机,其原因还不太清楚。但人们常常就是这么叫的。

    此外,必须认识到进入某个行业并不需要购置所需的全部固定设备。设备可以租得,商品的大部分部件可从外部的供应商处购得。几年前,布里克林双座赛车风险企业就是这样干的。汽车的大部分原件都是从其他汽车制造厂家买来的。这个公司在只卖出几千辆布里克林赛车后就最终登记破产了。尽管如此,它能筹集的资本数量足以使它进入该产业,但是,却下足以使它能够承受生产初期阶段的亏损。

    争论  施蒂格勒把进入壁垒定义为行业外的厂商所承担的级差成本。他声称,资本需要量所以不是进入壁垒,是因为现存的厂商也必须满足这部分需要量。它们是规模经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形状的一个决定因素。贝恩和其他一些学者则直截了当地指出,资本需求量越大,能够获取所需数量资本的真正合格的企业家数目就越少。以资产来衡量的资本数量有时只是现象。表16.3列出了《幸福》杂志1979年500家大厂商中按总资产排在最前面的10家大公司。销售额最大的厂商,其资产额也趋向于最多。换句话说,厂商的规模与其资产有正相关关系。按照贝恩和其他学者的说法,巨大的资本需求阻止了新厂商的进入。

16.3 500家最大的工业公司,1979公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资产(美元,单位1000)  排序  销售量排序

埃克森石油公司(纽约)             49489964               1      1

通用汽车公司(底特律)             32215800               2      2

莫比尔石油公司(纽约)             27505756               3      3

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纽约州,阿蒙克) 24529974               4      8

福特汽车公司(密歇根州,底尔柏因) 23524600               5      4

德士古石油公司(纽约州,哈里森)   22991955               6      5

加利福利亚美孚石油公司(旧金山)   18102632               7      6

海湾石油公司(匹兹堡)             17265500               8      7

美孚石油公司(印地安纳州和芝加哥) 17149899               9     10

通用电器公司(康涅狄格州,费尔菲尔德)

                                  16644500               10      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验估计 贝恩运用调查表数据得到了他认为是20个制造业市场中资本需要量壁垒的估计。表16.4概括了他的研究结果。他发现资本需要量壁垒最大的是在卷烟、汽车、钢铁、石油精炼和拖拉机生产等行业。但是,我们注意到,运用生存法得出的结论不同。人们估计的最优规模工厂和厂商所需资本最的范围通常仅是贝恩所估计的最优工厂和厂商规模的资本需要量几分之一。

    一些研究人员试图表明最小资本需求规模与行业利润率有正相关关系,例如,霍尔(Hall)和韦斯(Weiss)得出这样的结论:在最小最优的工厂规模需要5亿美元资本的市场上,厂商的利润率比一般行业大约高20%。科克(Koch)和芬尼(Fenili)在其市场研究中发现平均毛利(加成数)与被研究的市场的资本密集程度强相关。

    拥有无法近似替代的重要资源

    阻止一个新厂商进入某个行业常常是困难的。实际上,一些经济学家坚持认为,如果没有政府对阻止进入某些行业的支持,就没有垄断行为,除非垄断者控制了某些“必不可少”的自然资源。试想一下一家厂商有可能控制了某种商品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原材料的全部供应。对重要资源的独占能起到进入壁垒的作用,直到发现这种原材料的备用品或是替代品,或是不需要该资源的其他技术被开发出来为止。

    成功的生产过程所需的必不可少的资源不一定是原材料,也可能是某个人,譬如一位经理。一位具有较高的企业管理才能的经理能使厂商获取长期垄断利润。垄断不一定在于商品销售方面,而在于拥有较高管理才能的经理。经理的报酬将依据他或她的优异才能而定。进一步说,如果谁接管该厂商而没有该经理的帮助,就不会得到高于正常水平的利润率。

    一个实例——美国铝公司史  从美国铝公司的经历中可见一个厂商拥有一种必不可少的原材料而保持其垄断地位的实例。美国铝公司在19世纪后叶至第二次大战期间是美国唯一的铝锭制造厂家。这家企业的垄断地位首先是靠获得铝锭生产不同阶段的许多专利来维持的。例如,第一位发明从铝土中去除氧成分生产过程的人签约把专利转让给美国铝公司。但是这项专利在1906年4月2日期满。另一种无需外部热量的熔炼铝工艺在1903年签约转让给美国铝公司,在1909年2月2日期满。美国铝公司基本上拥有制造纯铝锭的垄断权或是成本最低的工艺的垄断权,从而消灭了其他竞争对手。1909年以后,美国铝公司保持其垄断地位的一条主要途径是,囤积铝土矿原材料。它与拥有铝土资源所有权的公司签订了长期合同,合同规定那些公司不能把精矿石卖给其他公司。早在1895年,美国铝公司就从三家电力公司获取电力并与它们分别签约,禁止这些公司向其他任何炼铝厂出售或出租电力。对美国铝公司来说,不幸的是,在1912年,法院判定这些合同都是无效的。

    1912年以后,为了保持在行业中的市场地位,按照铝的时价,美国铝公司尽可能快地扩张其生产能力,以满足市场需求。美国铝公司在反托拉斯诉讼中为自己辩护,它坚持认为,它在美国纯铝锭市场中的控制地位并未在市场上形成垄断。美国铝公司声称受到进口纯铝锭市场以及亚纯铝,也就是废铝市场的竞争。它坚持认为,因为铝不能很快就腐蚀,在一段时间内,亚纯铝的供应量将变得非常大,这就造成了对纯铝的竞争。法院驳回了这种分析。

    对稀缺资源的控制,纵向一体化和资本需要量  对极重要的资源的控制可视为纵向一体化和进入壁垒这个大问题中的一种特殊情况。让我们看一下比较一般的情况:生产有二个阶段,厂商1在初级阶段和第二阶段都没有完全控制。初级阶段需要一种非常重要的原材料。一个厂商或一些厂商完全一体化后,如果一体化的厂商控制了整个第一阶段的产出,拒绝出售给第二阶段中的新竞争对手,那么在第二阶段中,非一体化的竞争者只好被迫在两个阶段同时进行生产。所以,新的竞争对手与单一阶段的进入相比,面临着两个阶段进入同时引起的资本需要量的增加。如果确认资本需要量的增加引起了壁垒的增强,那么可以说,后向的纵向一体化(当然还有前向的)导致了进入壁垒的加强。

    许可证和专利

    没有政府颁发的许可证,没有“方便和公共必需”的证明,进入许多行业都是非法的。尤其是,未从相应的政府机关,通常是政府公用事业委员会首先取得方便和公共必需的证明,就不能组成一个电力公用事业去和已在你所在的区域内营业的电力公用事业竞争。但是,公用事业委员会极少(如果有的话)给与在相同区域内现有的电力公用事业直接竞争的投资集团颁发证明。所以,不难想见,由于在一个特定的地理区域内禁止进入电力行业,已在该地区服务的电力公共事业便可能获取长期垄断利润。

    为了进入州际的(以及许多州内的)市场,包括管道、航空、卡车运输、电视和无线电发射、天然气的生产等等,就有必要取得方便和公共需要的相应证明。因为这些特许或许可证不是经常颁发的,所以已在该行业中的那些厂商就能获得长期垄断利润。很少发放方便证明这一事实,其背后的逻辑前提与假定需要许可证的行业存在规模经济有关。试推想,允许大量厂商参与竞争就会阻碍消费者从仅有一家厂商就能大规模销售产出,大幅度降低平均成本中得到好处。

    专利  与进入所需的特许紧密相联的是专利。专利发放给发明者,在17年内保护他或她的发明不被模仿。设想我为超-8型电影机发明了一种新型胶片。它能很快显影,一经曝光就能放映。如果我(或我的代理人)成功地为这项发明获取了专利,我就能阻止其他人的仿制。但是,必须注意到,即使我获取了一个无懈可击的专利,我还得花力气阻止别人的仿制。保护专利拥有者的专有权得花许多力气。实际上,我可能对某种商品或生产过程拥有专利,但到头来却得不到一点垄断利润。因为监督的成本太高,我就不再为保护我的专利而操心。否则,花费在监督上的成本是如此之高,以致最终会耗尽所有的垄断利润。

    人们认为专利对于界定和实施思想财产权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为什么专利受保护期限恰好为17年?很少有理论能证明它的正确性。为何不是10年、20年、50年或是无限的?经济学家还没有普遍接受一种答案。专利有效期大于17年时,涉及一个抉择问题。如果某人预期拥有某项发明的产权成垄断权的时期越长,可以推测,他投入到可获取专利的发明项目或是替代品研究中的资源就越多。但是,专利期限越长,垄断的时间也就越长;可以推测,维持垄断价格而不是竞争价格的时间也就越长。为了找出专利的社会最优期限,我们必须权衡二者的利弊,即把更多的研究和创造力量投入专利产品的研究,反过来,较长的专利期限里产品的价格较高。一些经济学家坚持专利的最优期限为零。

    广告、商标和推销费用

    我们已在第9章中讨论了广告、产品差异以及商标。有些人认为所有这些都是进入壁垒的来源。

    广告  因为做广告具有规模经济,故它表示了一类资本的成本,具有长期持续的效果。有些人认为广告阻止了进入。例如,帕尔达(Palda)认为广告的效果是滞后的,影响持续几个阶段。在一个买者被说服去购买前,他可能已看了几个广告。现阶段的广告也许与现阶段销售的增长无直接联系。

    早在1972年,联邦贸易委员会就认为,食用谷物的主要生产商的过度广告开支对新厂商的进入形成了高壁垒,导致其价格比竞争价格高出20-25%。委员会认为,四个最大的谷物生产商参与了“分享垄断”,于1972年4月对他们提起了反托拉斯诉讼。分享垄断是一个新概念,可适用于其他制造业。尽管联邦贸易委员的理论已经有了很大变化,但其基本特征还是分享垄断的概念。尽管事实上该诉讼案还未被裁决,但已受到很多的批评。

    产品差异和商标名称  产品的差异,尤其是通过创名牌而形成的差异,有时也被认为导致了进入壁垒。尽管潜在的竞争对手作了必要的研究和开发,创立出一种新产品,但他们还得使人们相信其产品与现有牌子的商品一样好或更好。那么,看来新厂商就得比现有厂商花费更多的钱做广告和销售宣传。无论销售率多大,它们的单位平均销售成本都比现有厂商的高。所以,可以认为,由于广告开支的增加,开办一家新厂商就需更多的资本。如果资本需要量是一个问题,那么这个问题就被加剧了,进入壁垒就提高了。

    经验证据  许多研究把广告开支与利润率联系在一起,但极少有人在实际上把广告与进入壁垒联系起来。我们不清楚广告强度和获利能力间的大致正相关关系说明做广告便是进入壁垒了呢,还是仅仅因为把获利率与广告开支估计错了才得出这种正相关关系来的。

    式样变化

    厂商通过式样的变化试图影响产品需求曲线的位置。一些研究人员进一步认为,利用式样变化的办法目的在于封闭市场。

    这些看法大体如下所列:在许多生产过程中,对一种特定类型的固定投入,有一个持续的最低水平。一家汽车制造商用于冲压车身式样的机器印模包括最起码的一些特点,这样,一个印模将持续一定时间的物理寿命,即一定数量的冲压次数。生产几百万辆车的厂商用掉的印模常常要比小厂商多,小厂商的产出可能不会充分利用开始使用的那个印模。大厂商可以用体现了新风格的印模来替换现用的印模。如果小厂商试图和大厂商一样,对这些在较低产出率上生产的厂商来说,每部汽车的印模成本就会更高。换句话说,对小厂商来说,变换式样的代价更昂贵。所以,原则上,式样变化的加速将把小厂商排挤出该产业。

    如果这种看法有点道理,小厂商就得翻出新花样来保持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长期保持成功业绩的一些欧洲进口货如大众汽车公司的奔驰轿车却给出了相反的证据,那就是,不是所有的汽车都得在每一年、每二年或每三年内变换车身的式样以保持竞争地位。

    生产能力过剩

    某个行业中过剩的生产能力对新厂商的进入来说有时是一个有效的壁垒。例如,假定有许多厂商生产四声道高保真音响设备。所有对把立体声改进为“四声道”的长处感兴趣的人都对此作出了热烈的好评。现有的许多厂商为预期的“四声道音响”行业的景气开始装备起来:他们购置新厂房,购买生产部件的新机器,在所有方面都进行了扩张。然而,一年后,公众的反应并未像起初预料的那样热烈,四声道音响的销售率并未像厂商希望的那样。该行业中每个厂商都面临着生产能力过剩的局面,因为,每个人都发现,保持与过去一样高的生产率就无利可图。

    现在,如果有新厂商试图进入该行业,该行业中所有厂商便会大幅度削减价格。现有厂商大量用于生产他们正在销售的产品的专用设备都闲置起来,许多固定设备构成了沉淀成本。所以,现存厂商所处的位置是:用低价来对付任何或所有新的竞争,因而他们能在某些时候有效地把新的竞争者挤出去。

    作为进入壁垒的限制性定价

    在某产业中的现有厂商固定价格以试图阻止或阻碍进入的模型称为限制性定价寡头垄断模型。在所有这类模型中,该行业中的厂商通过固定各种价格阻止新厂商的进入,使自己利润流量的现值最大。这样,他们就选择了一个既能带来部分垄断利润而又不足以吸引新的竞争对手进入的价格。

    希望进入到新市场中的厂商至少得考虑二种可能情况:(1)如果现存的厂商保持产出量不变,进入将压低市场价格。(2)如果新厂商限制自己的产出,减少因产出增加引起的价格降低的幅度,那么,平均成本曲线左移,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上移,新厂商就会面临较高的平均成本。

    在图16.8中,我们画出了假定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并假定它对所有的厂商都是相同的,行业的价格定在P1,每个厂商的产出为q1。进一步假定即使在有进入的情况下,现有的厂商也将试图保持原先的产出率。现在来看看新厂商进入的可能情况。根据需求规律,如果这一增加的产出被售出,价格必定会下降。增加的产出使价格从P1降至P2。显然,所有的厂商都会产生亏损,亏损等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最低点和价格P2之间的距离,或是图16.8中E和F之间的距离。

    现在我们知道了新厂商的压价效应直接与其产出率有关。如果它降低自己的产出率,市场价格的降低幅度就小一些。但是厂商仍会有亏损。请看新的竞争对手把产出从q1降至q2时可能发生的情况。现在市场的价格仅降至P3而不是P2,但是,新厂商将不能享有现有厂商已享有的较低的单位成本。因为老厂商仍在原先的产出率上生产,新厂商的成本将上升至G点,它所承受的单位产出损失等于G和H之间的垂直距离。其他厂商承受的单位产出损失则较小。

    在这个简化的例子里,新的竞争者所能生产的任何产出率都将导致市场价格降至新的竞争者的长期平均成本下面。所以说,进入被阻塞了。如果现有的厂商认识到这一点,他们就会选择提高价格的方法,使之高于长期平均成本。价格高于最低长期平均单位成本的幅度取决于:(1)如果新厂商是在单位长期平均成本大于现有厂商的单位长期平均成本时进入的,新厂商实际上处于成本劣势。(2)新的竞争者的产出引起的压价效应。

    西洛斯(Sylos)假定

    论述进入的理论通常基于这样一个假定:潜在竞争对手的行为是以期望现有厂商保持其进入前的产出水平上的为假定的。这个假定称为西洛斯假定。西洛斯假定类似于古诺假定,即厂商预期对手保持产出水平不变(参见第208页)。在给定西洛斯假定的条件下,任何潜在的竞争对手都面临倾斜的需求曲线,它仅是现有厂商以进入前的数量进行生产时的行业需求曲线的一部分。潜在的竞争对手通过比较剩下的那一部分行业需求曲线和它的成本条件来决定是否进入该行业。仅当行业确定的价格超过现有厂商平均固定总成本的部分比潜在的竞争者与现有厂商之间的平均总成本的差异更大时,才能发生进入。假定发生了进入,在西洛斯假定条件下,已有的厂商将在较低的价格下保持现有的销售数量。在这个模型里,行业中现有厂商与潜在竞争者之间的绝对成本差距越大,行业价格可以合理地超过现有厂商的平均成本的数额就越大而又不吸引进入。实际上,这种差距就是西洛斯假定给出的对所谓绝对成本进入壁垒的度量。

    如果把模型变得稍稍复杂一些,引进规模经济,仍在给定西洛斯假定的条件下,市场的规模将决定不引起进入的价格究竟能比现有厂商的平均成本大多少。另外,在规模经济已用尽时,我们还得看看行业的需求价格弹性和产出率。

    据根西洛斯假定,潜在的生产商的产出最优水平与行业中现有厂商进入前的价格和产出政策有关。进入前的价格超过进入受阻时的价格部分越大,进入的规模就越大。

    批评  一些研究人员,包括温德斯(Wenders)、帕什因(Pashigian)、奥斯本(Osborne)和施蒂格勒,对上述理论提出了颇为严厉的批评。在限制性定价模型中,典型的或有代表性的厂商面临的长期平均成本的形状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典型厂商面临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只是先稍稍下降,以后就是平坦的,规模经济壁垒就会逐步达到最小,因为对任何竞争对手来说,成本劣势较小。这在构造限制性定价模型的理论家眼中却构成了显著的规模经济壁垒。

    有人也许会对寡头产业的合谋性质提出疑问:限制进入定价模型中不可缺少的合谋数量似乎多于在美国的产业中的常见观察值。因此人们很少运用经验证据来检验限制进入定价模型,这一现象是不足为怪的。

    温德斯也论证了在进入发生时维持产出不变的假定与利润最大化准则不符。进一步的批评涉及不变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带来的影响。如果超出最低产量以上生产的平均成本不变,那为什么不发生纯粹垄断?一个厂商从一开始就可实行限制进入的价格政策,便可以排除任何进入的可能性。换句话说,为什么我们发现的是寡头垄断而不是纯粹垄断?最后,为何潜在的进入者对手要相信存在这种恐吓?

    作为进入壁垒的管制

    近来我们看到,在美国的经济中,政府管制的数量和形式都在增加。我们感兴趣的是涉及安全和质量方面的管制形式。例如,由食品药品检验局颁布的药品质量控制规定,要求每家药品公司应装备200万美元的计算机和检验设备。由于这些设备复杂的特性,还需进行精心的检测和维修。大厂商总会比小厂商容易把这一大笔固定成本摊到大量的产出中去,因此,小厂商就处于竞争劣势。这在某种程度上阻止了进入。潜在竞争对手的经营规模必须足够大,才能承受置备检验设备的固定成本。建议读者阅读第20章对管制的进一步分析。

前一页
回目录
后一页
秀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