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大帝传》

艾因哈德A.J.格兰特英 戚国淦

 

中译者序言

 

 


  查理大帝(公元768—814年在位)一称查理曼,是欧洲中世纪历史上的有名人物,是法兰克国家加洛林王朝的第二代君王。查理生活的年代,是西欧封建化过程急剧进行的时刻。他的全部政策代表了新兴的封建主阶级的利益。他统治的四十六年间,曾进行过五十多次战争,建立起囊括西欧大部分地区的庞大帝国,并为自己加上了“罗马人皇帝”的皇冕。连绵不断的战争使法兰克封建主掠夺到大量的土地和农奴,同时也使法兰克自由农民贫困破产,遭受奴役。就是在查理统治期间,法兰克封建制度终于树立起来。恩格斯指出:“在占领高卢时构成了全部法兰克人中的普通的自由人等级消灭了,人民分裂为大土地占有主、臣仆和农奴,——这就是查理为取得他的新罗马帝国所付出的代价。随着普通的自由人的消灭,旧的军事制度瓦解了,随着两者的消灭,王权也崩溃了。查理把他自身统治的唯一基础破坏了。他还能勉强支撑下去;可是一到了他的后继者们的手里,实际上由他亲手造成的东西,却明显地暴露出来了。”①这是对于查理的全部事业最为精辟透彻的评价,它戳穿了一千年来封建和资产阶级历史家为了替查理歌功颂德而编造的一切神话。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563页。

  本书包括两种查理的传记。一种为艾因哈德所撰,另一种为圣高尔修道院某佚名僧侣所撰。两种传记均撰写于九世纪,是关于查理大帝的最早的史料。

  艾因哈德约在公元770年出生于法兰克国家东部美因河下游地方一个有地位的封建主家庭里,779年后被送进富尔达修道院受教育。由于艾因哈德学习出色,才智过人,在他刚过二十岁的时候被这个修道院的院长鲍古尔富斯推荐到查理的宫廷去供职。此时,查理已经成为一个十分强大的国家的统治者。他从欧洲各地延揽了一批知名当世的学者到宫廷来,讲求学问,兴办学校,其中最著名的人士是来自不列颠的阿尔昆。查理这种附庸风雅的举动曾获得资产阶级历史家的大声喝采,被誉为“加洛林文艺复兴”。年轻的艾因哈德跻身于这个文学侍从的小团体,有机会博览群书,接触名家,并直接受到阿尔昆的教益,学识日益精进,成为这一“复兴”的后起之秀。

  艾因哈德深受查理的宠信,也尽力为之效劳。他曾几次啣查理之命出使国外。但他绝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呆在查理身边,掌管秘书,参预机要。查理死后,他继续留在其子虔诚者路易的宫廷,恩宠不衰。他曾破例地同时兼领过几个修道院的院长职务,这原是教会宗规所不容许的事情。这时的查理帝国已随着地方封建势力的加强而走向解体。路易同他的儿子们父子兄弟之间战争频仍,宫廷里的阴谋事件也一再发生。艾因哈德决计离开这个政治斗争的漩涡,从830年起隐居于塞利根施塔特的一座修道院,直到840年3月14日去世。

  艾因哈德流传下来五种著作,其中以《查理大帝传》最有价值。这部著作写于他住在塞利根施塔特的期间。加洛林时代的文风专以摹仿古典作家为能事,艾因哈德撰写《查理大帝传》也是以苏埃托尼乌斯的《十二凯撒传》为蓝本的。

  苏埃托尼乌斯是公元二世纪的罗马史学家。《十二凯撒传》是一部关于共和国末期和帝国初期罗马统治者的传记,记述从尤利乌斯·凯撒到多米提亚努斯十二个统治者的事迹。苏埃托尼乌斯曾供职罗马宫廷,接触过官方文书档案,因之他这本传记保存了许多珍贵的材料。但是书中同时也存在不少缺点,例如只着眼于皇帝个人行事的记载而忽略了对时代背景的叙述,为了追求趣味化而对元首的轶闻、宫闱的秘史作了过分的渲染等等。这就使得这本传记比起同时代的塔西佗的著作来,在史料价值方面不能不居于次要地位。

  《剑桥中世纪史》认为艾因哈德对于苏埃托尼乌斯的《十二凯撒传》,是从全貌乃至细节的全面模仿①。这种模仿为《查理大帝传》带来深刻的影响。在早期中世纪,教会垄断了历史的编纂工作。历史著作充斥着宗教迷信,成为天主教神学的仆从。这种现象,甚至连格雷戈里的《法兰克人史》和比德的《英吉利教会史》这类史学名著也在所不免。艾因哈德撰写本书时,刻意摹仿古典著作,摆脱这种风气的影响,为查理的一生写成比较真实的记录,这是苏埃托尼乌斯给他影响的好的方面。但在另一方面,他也因袭了苏埃托尼乌斯只写传记主人翁而略去时代背景的笔法,在书中除了记述查理的对外战绩和宫廷生活外,对于这一时期法兰克国家国内外其他方面的情况几乎只字不提。另外,他又极力仿效古典作品通常采用的短小篇幅,“把这项工作压缩在最低的可能限度以内。”(见书中原作者自序。)结果使得许许多多他所熟悉的重要材料都被舍弃,而这本本来可以写成洋洋巨著的作品,竟被压缩到两三万字,以致这半个世纪充满动荡和冲突的热闹场面,只剩下一些稀疏的线条留给后人,这是十分可惜的。

  ①见《剑桥中世纪史》,1957年版,第2卷,第626页。

  《查理大帝传》写成后,获得很高声誉。同时代人瓦拉夫里德·斯特拉博称赞它“提供了丝毫不假的真情实况”。(见本书瓦拉夫里德序言。)另外也有人夸奖它的优雅文笔。直逼古典作家。从中世纪流传下来的手抄本,多达六十部,其传诵一时可以概见。

  关于本书的评价,诚如艾因哈德本人在自序中所说那样:“我认为没有人能够比我更真实地记述这些事情,而且我也不能肯定有没有别人会写出它们。”无论是同时代或者稍稍晚出的编年史籍与它相比,都可以说是无出其右的。尽管本书对于查理的论述有许多溢美的地方,对于史迹的记载也间有失实之处,但它仍不失为这一历史时期最重要的史料。

  另一部查理传记的作者是圣高尔修道院的一个僧侣,已佚其名,有人认为其人是诺特克,有人则不承认,今天已无从判断。①至于撰写时间,书中却有线索可寻。据作者透露,这本传记是查理大帝的曾孙胖子查理在圣高尔修道院作短暂逗留时嘱咐他编写的。胖子查理前往圣高尔修道院的时间为883年,可知这本传记当在此时写成。本书流传至今已残缺不全,前面原有一篇序言,业已散佚;书的末尾也欠完整,作者在第二卷第十六节中曾表示要在写完查理的武功之后再写一些他的生活习惯和平日言谈,如果这些内容曾经单作一卷写出的话,今天也告阙如了。

  ①诺特克据《大英百科全书》载为瑞士北部人,生卒年代约为公元840至913年,曾在圣高尔修道院所设学校执教多年。诺特克素患口吃,有人就根据这本传记中作者自称口吃,断定为诺特克所撰。例如《剑桥中世纪史》称这本传记为“口吃者诺特克的有趣的小书”(见该书第2卷第625页)。另外有人则认为单凭口吃一词,不足为据。例如传记的英译者A.J.格兰特认为这只是一种通常作譬喻用的自谦之词,不应就字面意义去理解。

  查理大帝死去半个世纪以后,有关他的种种传说,先是在西法兰克,后是在东法兰克广泛流传开来。传说越来越多,查理这个人物也越来越神圣化,一些虚构的武功和捏造的神话,归到他的身上;一些诸如“萨克森人的使徒”、“耶路撒冷圣城的保卫者”之类的神圣光轮,加在他的头上,等到十二世纪,查理便完全变成一个圣徒。

  圣高尔修道院僧侣撰写这本传记,正是这类传说开始流传的时候。作者宣称他的材料根据来源有三,见于书中的则只有两个。其一是阿达尔贝尔特,他隶属于查理大帝的皇后希尔迪加尔德的兄弟克罗尔德部下,曾跟随查理对匈奴人、萨克森人、斯拉夫人作过战。另一是阿达尔贝尔特之子韦林贝尔特,他是同作者一起在圣高尔修道院修道的一个僧侣。第三个来源为何,不得而知。就前面这两个人而言,关于查理是可能提供大量珍贵材料的。但是传记作者基于其基督教会的神学观点,似乎对于那些带有迷信色彩的道听途说更有兴趣。他以更多的篇幅载录了这种荒诞不经的故事,致使他这本著作完全成了一本稗官野史,人们只有在拨开弥漫书中的浓云迷雾以后,才能发现若干有用的材料。

  但是也须指出,圣高尔修道院僧侣撰写此书,采摭了许多民间传说,因之在内容上与艾因哈德有所不同。他所叙述的范围不限于阿亨宫廷,而稍稍地接触到宫廷以外的世界,所记载的人物也非集中于查理一人,而是涉及到其他某些社会阶层,因之书中所展示的画面,要比艾因哈德的记述宽阔一些。他描绘了处于人身依附地位的匠人遭受的奴役折磨,教俗封建主生活的骄奢淫佚,高级教士的愚昧粗鄙等等;也记载了查理生前和身后在宫廷内部酝酿的一次又一次的政变阴谋。这些都是九世纪的西欧封建社会的如实写照。把两部著作合在一起,可以为查理大帝近半个世纪的统治提供一个粗略的轮廓。《剑桥中世纪史》也指出,“由于艾因哈德,也由于圣高尔修道院僧侣脍炙人口的故事,查理的整个形象被刻划得十分有血有肉,非常清晰地摆在我们眼前。”①

  ①《剑桥中世纪史》,第2卷,第627页。

  艾因哈德和圣高尔修道院僧侣的原著用拉丁文写成。本书系据英国A.J.格兰特教授的英译本《查理曼的早期传记》(伦敦查托和温德斯公司1922年版)译出。英译本原有序言,今略去;原来的注释较繁,现只选译其中一部分,另外由中译者补注了一些,注释后面分别缀以英译者和中译者字样。限于水平,书中可能有不少错误,希读者指正。

前一页
回目录
后一页
秀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