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的故事》

墨顿·亨特著 

 

简介:心理学的裂变

 

 


  我们已经走了很长的一段路。 

  我们目睹哲学家们一步一步地前进,从对于意识的玄学思辩和奇想幻论,到对于思维过程的某些领域准科学的理解。谢天谢地,由于生理学的帮助,我们最终把心理学从哲学当中抽取出来,以一门独立的科学把它确立下来了。 

  我们还看到,跟其它不成熟的科学一样,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知识领域在其最初的几十年里并没有形成真正统一的理论,而只不过是一些特别的理论,每种理论都解释了某种特别的现象。这些理论是一些伟大的先贤们的成就——比如冯特、詹姆斯、弗洛伊德、沃森和韦特海默——然而,伟大归伟大,他们当中没有一个人能在心理学中起到牛顿在物理学中的作用。 

  可是,他们的追随者们却并不作如是观。科学的心理学最初的几十年是“门派纷争的年代”—— 30年代至少有七大门派——而各个门派的门客都宣称自己那一派的理论是一门连贯的科学,而自亥姆霍兹的时代以来一直在累积的东西只不过是一些乱哄哄的发现和枝节理论。然而,到本世纪中期,许多心理学家都慢慢意识到,现存的任何理论都没有也不可能成为一种统一的心理学范式。冯特氏理论或者比方说行为学派的理论,对于像解决问题或者决策这类的事情,都没有一种有用的东西可以拿出来说。弗洛伊德的理论对于感知过程或者认知这类的事情提不出什么新见解;格式塔理论对于记忆和儿童发展等问题没有启迪作用。如当时还在斯坦福大学的莱维特·圣弗德1963年所言:“普通心理学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受人们如此吹捧,求之若渴的一些‘普通’规则根本就谈不上普通。反过来,它们常常都十分具体和专门。”这里面的含义在于,心理学简直就还没有高级到足以让任何人琢磨出一套统管一切的高深理论的程度。可是,它也可能有一个完全不同的含义,即,心理学本身不是一种如同物理学、化学或者生物学意义上的科学,它只不过是一系列的科学领域丛,尽管它们彼此相关,可毕竟互有差异,参差不齐,简直就不可能硬塞进某一个单独的理论框架里去。在最近对于目前心理学状态的一次总结中,杰出的发展心理学家威廉·克森和他的合著者埃米莉·D·卡恩在《美国科学家》中撰文说:   

  在人们的深层意识里,有一种果决的信念(而对于我们当中的一些人来说,最多只不过是一种怀疑而已),即,心理学易于受统一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前提的影响,但它更易于根据一个特定的内容、一种特别的方法或者一种突出的功能性方法等等而下一个定义。根据这类观点当中最极端的一些看法,心理学是没有核心问题的;与其把感知或者认知或者解决问题提高到一个可以涵盖一切心理学的模式,我们倒是要认识到,心理学的广泛一如人类的大脑,其丰富程度也分毫不差。 

  门派纷争时代结束以后,心理学的历史似乎证明,上述信念(或者怀疑)是正确的。若干新的理论涌现出来,可是,它们只是适合心理学的某个具体领域,而不是整体意义上的心理学。没有哪一个门派在这整个的疆土上占地为王,反过来,心理学的领域事实上分崩离析,诸侯割据,各自成了一些自治特区。美国心理学会现在承认了 58种心理学领域,这个学会的45个“分部”(会员分部)当中的42个分会代表着这些领域,或者,大家不妨说这些领域是心理学的裂变产品。 

  相应地,从现在开始,我们不再顺着一个单一的故事来进行,而是去看一看心理学的八大领域中都发生了一些什么事情。本书最后一章会简要地提及其它一些领域,这些领域不可能在这里—一加以详述,否则,读者和作者本人都会精疲力竭,而硬要这样做是吃力不讨好的。

前一页
回目录
后一页
秀莎网